新增用电全部为绿电,山东新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 查看更多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邀请山东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
通过刚才介绍了解到,山东新能源装机突破了1亿千瓦,请谈一谈有什么重大意义?
王福栋:今年6月底,山东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第一,这是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加快能源转型的生动实践。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能耗大省、碳排放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占到全国的近1/10。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加快新能源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既能为山东能源结构“降压减负”,也能为全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添砖加瓦”。山东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大关,走在了全国发展前列,这相当于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5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亿吨。
第二,这是服务先行区建设、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能源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如果不能有效实现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将直接影响先行区建设的“成色”。山东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大关,这意味着山东新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一年可以发出1900亿度的“绿电”,实现新增用电量全部由绿电供应。这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能源电力保障,也为增强产业竞争力、积极应对“碳关税”绿色贸易挑战提供重要支撑。
第三,这是抢占未来产业先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能源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山东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大关,推动能源领域投资迈上新的台阶,今年山东能源领域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比去年增长70%以上,未来,随着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将直接新增投资近万亿元,并带动先进核电、大型海上风电装备、钙钛矿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山东将以新能源突破1亿千瓦为契机,积极构建“风光核储氢”等多能协同的能源供给体系,加快推动由能源消费大省向现代能源强省转变。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上半年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强势开局。请问,下步山东将采取那些思路,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
王福栋:示范区建设既是山东加快推动能源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服务全国能源转型大局的责任担当。山东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协同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发展和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着力打造“四大高地”,建设“两大标杆”。
第一,构筑东部沿海清洁能源发展高地。发挥山东核电厂址优良、风光资源富集的优势,全面提速清洁能源开发,加快建设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高效光伏基地;以聊城、菏泽等地区为重点,着力打造沿黄陆上风电廊道;围绕清洁能源多元应用,积极开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示范,构建“四基地、一廊道、两示范”发展格局。预计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第二,构筑高效可靠能源应急储备高地。巩固提升政府煤炭储备能力,鼓励重点企业拓展储备能力利用模式,构建政府和社会并重的煤炭储备体系;加快大型LNG基地配套储罐建设,推动地下储气库组织实施,构建沿海和内陆互补的天然气储备体系;争取国家石油储备项目落地,加快炼化企业生产油库等储备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和商业相结合的石油储备体系。通过完善能源储备“三大体系”,为全省能源安全供应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构筑全国领先能源科技创新高地。把创新作为培育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深入实施“三个一批行动”,即:加快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聚力攻关氢能储运、钙钛矿电池等一批前沿技术;引导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在鲁设立研发中心,建好用好山东能源研究院、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围绕先进核电、新型储能等关键领域,实施一批成果转化示范工程,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第四,构筑北方地区能源装备产业高地。发挥山东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优势,按照“抓龙头、铸链条、育集群”的思路,聚焦海上风电、核电等优势产业和新型储能、钙钛矿电池、氢能等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烟威先进核电、沿黄环渤大功率高端风电、鲁中新型储能、鲁南高效光伏等产业集群和济青沿线氢能产业带,形成“四群一带”差异化布局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
同时,加快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供电煤耗,着力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标杆;大力推动新能源与工业、交通等领域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社区,着力打造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标杆。
凤凰网记者:
山东是煤电装机大省,在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将采取哪些举措?
刘学军:“十四五”以来,省能源局立足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基本省情,坚持电力、热力安全保供基本原则,累计建成投产大型煤电机组14台、装机602万千瓦;关停退出小煤电机组333台、909.72万千瓦;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121台次、6143万千瓦,煤电转型升级持续提速,“压舱石”“调节器”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2月,全省煤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截至6月底,煤电装机10631.7万千瓦,占比48.2%,较2020年下降18.8个百分点;小煤电机组装机容量2093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19.7%,较2020年降低6个百分点。1-6月,煤电发电量2204.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41%,占总发电量比重66%、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煤电行业节能降碳水平,在2023年8月印发《全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基础上,2024年5月,印发全省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行动方案,目前正加紧研究制定全省亚临界机组改造退出行动方案,将系统形成煤电行业节能降碳推进政策体系。下步,将坚持先立后破,充分预判形势,指导各市保持定力,加强政策储备,确保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不增加群众负担。
一是加快大型高效煤电机组建设。会同省有关部门指导各市强化煤炭、能耗、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等指标统筹,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机组尽快投产达效,进一步提高全省电网支撑能力和调节能力。2024年,建成大型煤电机组271万千瓦;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万千瓦左右。
二是有序推进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督促各市严格落实煤电转型升级责任书,加快地热能、分布式燃机、生物质热电联产、高效背压机组、跨区域长输供热等接续替代项目建设。2024年,关停退出小煤电机组300万千瓦左右;到2025年底,除供热背压机组外,30万千瓦以下发电机组基本替代退出。
三是全面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按照“应改尽改”原则,一厂一策、一机一策,科学编制改造方案,加快落地实施。2024年,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5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底,累计完成8500万千瓦以上,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295克标准煤/千瓦时左右。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